如今,朱允炆在这种情况下跳出来,朱雄英正好找了一个“不尊重兄长”的理由,也算是出了口气。
见到自己的三好学生朱允炆被打,黄子澄哪里忍得住,当即怒道:
“虞王殿下,光天化日,众目睽睽之下,你竟然动手打皇长孙,你眼中可还有陛下?”
朱雄英冷笑一声。
“黄子澄,你是老眼昏花,还是有意挑拨皇家亲情?”
“本王才是大明朝的嫡皇长孙,他朱允炆一个庶子,你竟然说他是皇长孙,你是何居心?”
“你们是允炆的先生,允炆不尊兄长,原来就是你们在背后教唆,该当何罪?”
一连三问,声音又大又快,饶是黄子澄这个洪武十八年的探花郎,也根本来不及反应。
“你,你……”
开玩笑,黄子澄是死读四书五经的,朱雄英可是在现代留学十年,辩论大赛拿过奖的。
朱元璋看打也打了,骂也骂了,大孙的身份也确定了,就决定结束这一切。
他猛地咳嗽一声,众人赶紧肃立站好。
他将朱雄英拉到身边,凌厉的眼神扫视所有人,然后大声说:
“朕再说最后一遍,这就是咱的嫡皇长孙朱雄英,今后谁要再借机兴风作浪,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一个字,满门抄斩。”
“刘三吾,黄子澄,革去大本堂先生之职,刘三吾贬为庶民,赶出京城,黄子澄流放云南。”
“允炆在东宫禁足三个月,罚抄孝经一百遍。”
朱元璋说完,也不理会众臣,拉着朱雄英的手,径直走出墓室,向外面走去。
经这样一闹,朱元璋也失去了让满朝文武一起祭拜孝陵的兴趣。
出到墓室外面,朱元璋瞥了一眼众臣,说道:
“蒋瓛,将陪葬品登记入库,将墓道封起来,其他人都回去吧。”
众臣看陛下发了那么大的火,连一向深受信任的刘三吾都被贬为庶人了,太常寺卿黄子澄更是被流放,哪里还敢多说一句话,纷纷躬身领命。
朱允炆摸着还火辣辣疼痛的脸,看着前天还拉着自己的皇爷爷,今天却拉着另外一个人,心中无限委屈,默默落泪。
这十几年来,自己谨小慎微,拼命学习,在皇爷爷面前表现得无比孝顺。
眼看就要成功了,却半路杀出个朱雄英,轻松夺走了他的一切。
他不知道,自己到底错在哪里?
虞怀王陵墓离孝陵不远,祖孙两人没过多久就走到了。
朱元璋赶走了所有人,独自带着朱雄英来到马皇后的灵位前,他看着墙上马皇后的画像,眼眶湿润了,激动地说:
“妹子,咱终于把雄英找回来了,你好好看看吧,他已经长大了,咱大明江山后继有人了。”
朱雄英恭恭敬敬地给皇奶奶上香,又行了三跪九叩大礼。
拜祭完马皇后之后,朱元璋又带着他,到离孝陵不远的地方,祭拜了母亲、太子妃常氏。
太子妃常氏在生完朱允熥之后,仅仅12天就薨逝,年仅24岁。
她的英年早逝,不仅仅是让朱雄英四岁多就失去了母亲,更是改变了大明朝后面所有的历史。
如果她不早逝,朱雄英很有可能不会在八岁夭折,朱雄英不夭折,马皇后就不会50岁去世。
朱允熥也不会交给吕氏养废,朱允熥作为唯一的嫡子,毫无疑问会在将来继承皇位,就不会有朱允炆什么事儿。
立朱允熥为皇太孙,蓝玉案就不会发生,朱棣也没有可能当皇帝。